在探索浩瀚宇宙
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中
每一束划破苍穹的璀璨光芒
都镌刻着无数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届校友巩海超
投身航天事业十四载
凭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执着
带领团队多次参与载人航天任务
为飞天梦想保驾护航
荣誉墙上
刻印着他的奋斗足迹:
河南省技术能手
河南省质量工匠
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
河南省军工大工匠培训人才
全国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些称号
是他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青春答卷
机床前的青春起点
2007年
巩海超怀着对机械制造的浓厚兴趣
踏入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
实训车间里整齐排列的机床
深深吸引了他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他从最基础的零件加工学起
逐步掌握了车、铣、刨、磨等各项技能
为了练就过硬技术
他常常主动申请加练
有时为完成一个高精度零件
在实训室待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
这段时光
不仅锤炼了他精益求精的态度
更为日后投身航天事业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
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
如愿加入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从此
他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千万次 螺纹刀下的磨砺
初入公司
巩海超被分配到车工岗位
师傅第一天就告诫他:
“在航天领域
加工的每一个零件
都关系到任务的成败
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句话
让他深感责任重于泰山
为了尽快掌握技能
他白天跟师傅学操作要领
晚上留在车间反复练习
学习螺纹车削的日子
尤为难忘
传统车床加工螺纹
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退刀动作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工件报废
为了攻克这项难关
他连续一个月每天练习到深夜
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最终
他熟练掌握了各种型号螺纹的加工
2013年
公司引进第一台价值数百万的数控设备
面对这个“大家伙”
他既向往又敬畏
为掌握编程技术
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学习
每到周末就去书店
如饥似渴地研读专业书籍
三个月后
他不仅熟练掌握了UG等专业软件
还创新了多项加工工艺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70%到99.9%!超精密的突破
2016年
巩海超迎来职业转折点
他带着使命
远赴德国
这是第一次走出国门
也让他深刻感受到技能人才的价值
白天在工厂实习
晚上整理学习笔记到凌晨
已成为常态
这段经历
开阔了他的视野
也让他清醒认识到
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别
回国后
他带领团队承担了
多项载人航天工程关键零部件的研制
特别是阀门的设计和加工制造
它虽小
却如同安全运转的重要开关
连通着系统内的各条通道
他所研制的产品以过硬的质量
保障各项分系统运转的安全
以零失误的成绩保障每一次任务的成功
在一次加工某型航天阀门时
团队遇到了精度难题
他和成员们吃住在车间
经过上百次试验
创新性地采用“超精密复合加工工艺”
将产品合格率从70%提升到99.9%
为神舟系列飞船的顺利发射
提供了坚实保障
就在2025年4月24日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巩海超和同事们自豪万分
他们为此次任务配套生产了数十种零部件
遍布飞船全身
每当看到火箭腾空的壮观画面
那份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荣耀感
便油然而生
坚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巩海超的故事
是无数技能青年奋斗的缩影
他深知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从高铁飞驰到北斗组网
从深海探测到嫦娥探月
每一项重大成就的背后
都凝结着技能人才的智慧与汗水
他寄语学弟学妹:
要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理想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保持“终身学习”的进取态度
锤炼“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
巩海超用行动证明
坚守热爱,终能淬火成钢
精进技能,必可点亮精彩人生
不懈奋斗,方能谱写时代华章
愿所有追梦青年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用技能书写人生
让青春绽放光芒
策划:党委宣传部
撰稿:刘天恒
部门审核:赵国峰
编审:杨爽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东路1666号
Copyright © 2000-2020 by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