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5年度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

根据省教育厅转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关于征集2025年度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通知》(际协便〔2025〕262号)要求,为做好我校“了解中国”优秀教育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1.优秀课程。“大美育”等为切入点,包含综合概况类(包括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主流价值观、公共道德观念等)、专业特色类。获推荐课程纳入中国国情教育课程资源库,并以自愿为原则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上线,对内作为教师开展国情教育教学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在线共享资源库,对外配合“数字教育出海”,分享中国在线教育成果,提升中国教育影响力。

2.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场馆育人作用,重点支持高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剧场等蕴含美育元素的场所共建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基地特点亮点,讲好每个基地的中国故事,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丰富基地内涵,打造来华留学生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多维度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基地集群。

二、申报条件

(一)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教育优秀课程

1.坚持方向正确,尊重教育规律,在意识形态、民族宗教、领土国界等关键问题上无偏差。

2.确保内容科学严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学科专业内容和授课语言的科学准确。课程质量精良,有特色有创新并可持续改进。

3.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实践应用,在同类课程中教学效果良好,有省部级及以上课程或教学项目建设基础的优先。

4.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教学能力强,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同一课程主讲教师或课程团队限牵头申报一门课程。

5.保证内容原创,课程须为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教学成果,不得冒名顶替,严禁抄袭。

6.有完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课程优先推荐。

(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1.团队主体申报。我校可推荐1个校内基地或校外合作基地,推荐基地内容类型不重复,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道路、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科学技术、美育浸润、数字化应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

2.地方特色鲜明。充分挖掘所在地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差异化发展,通过地方名片展示中国发展成就。

3.工作基础扎实。已形成品牌特色、活动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已与我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优先推荐。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健全,与本地外事、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为参与者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活动安全。

4.对外经验丰富。具备开展大型外事活动的条件、经验和能力,有开展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必要的接待团队、环境场所及配套语言服务,能够确保活动的安全、质量和效果。

5.注重国际传播。积极探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符合数字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国际传播趋势,让中外青少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6.充分发挥基地作用。鼓励挖掘美育元素、发挥美育功能,积极承担元首倡议框架下的外国青少年来华短期游学访问研修活动及相关部门委托的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中外青少年交流、国际暑期学校等任务,最大化发挥基地效用。

三、申报材料

需提交优秀课程及活动基地征集汇总表(附件1)、优秀课程情况表(附件2)、活动基地情况表(附件3);有意愿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的课程同时提交上线平台相关内容安全承诺书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书(附件4)、目录清单自审记录(附件5);相关视频、图片等其他电子资源材料全部存储至U盘,于6月10日前报送至科技外事处1333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