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测绘环保工程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了本学期第十一周周教研活动。
环境系围绕“一流课程” 建设主题开展,徐竟一副院长强调了一流课程建设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指出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打造一流课程是提升专业竞争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随后,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评价体系优化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对“一流课程” 建设的理解。
在探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要紧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标准,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构建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倡导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关于教学团队建设,强调要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此外,教师们还就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凝聚了专业教师对一流课程建设的共识,为推动我院专业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测绘系教研活动主题是“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思政大纲。”首先,参会教师围绕课程标准修订展开研讨活动,对标学科前沿,结合测绘技术发展(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测绘等),重新梳理课程知识体系与技能要求,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在实践教学课程中,优化实训环节设计,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接着,结合测绘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提炼工匠精神、国家安全意识等思政主题,逐步完善课程思政大纲,并将美丽中国建设、科技报国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最后,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专业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小组讨论,围绕“测绘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展开价值辨析。
此次教研活动深化了测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的测绘人才提供了系统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