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学院一次党代会以来成就巡礼系列报道七:
规范管理秩序 提升服务质量 后勤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学院一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后勤保障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及师生服务的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和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为标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大胆实践,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回顾十四年来的风雨历程,学院后勤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体制机制逐趋完善
2000年7月,实现了后勤实体的分离,成立了相对独立运作的物业公司、膳食科和实习工厂;2006年8月,学校整合后勤资源、实行机构改革,在原各后勤实体合并的基础上组建了后勤服务中心,目前下设11个职能部门和专业化服务中心;学院后勤队伍不断引进专业高学历管理人才,面向社会招聘合同制业务骨干;采用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形式,规范后勤临时劳务用工,确保了一线队伍的稳定性;逐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基本做到按需设岗、按岗定酬。
管理规范化不断深入
我院持续在后勤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服务的标准化上下功夫,建章立制,不断规范管理行为。2006年先后颁布实行了《后勤服务中心服务守则》、《后勤服务中心考勤管理规定》等多项内部规章制度。2009年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贴心服务年”活动,完善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体系。2011年初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分阶段分层次解决“在岗”问题、“在行、在状态”问题、“创新、创优质”等问题。2011年2月份中国《消费日报》以“精细化管理,贴心服务年”活动及成效为标题进行了报道。2012年重新修订编制《后勤精细化服务工作标准》,并于11月份推出了“6T实务管理”系统工程。2015年出台了《后勤服务中心绩效薪酬考核与分配办法》,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学院高度重视后勤职工队伍建设,推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010年推出“在岗、在行、在状态,创新、创优质”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举办了管理骨干封闭式集训、保洁人员技能比赛、邀请市卫生防疫专家对食堂餐饮从业人员进行营养卫生、饮食安全等方面的专题知识培训,联合保卫处进行消防演习。2011-2013年多次举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讲座。2014年,后勤各部门每半月集中进行一次相关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技能,树立后勤形象和品牌。

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学院后勤保障中“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已经形成,师生满意率逐年提高。后勤各部门坚持每年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举措;通过学生座谈会、后勤服务热线、后勤网站等多种渠道,加强了与广大师生的沟通与交流。膳食服务中心、宿教管理中心等部门积极开展技能比赛和学习交流活动,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师生和家长的肯定;2012年,学院承担了全国高职院校测绘技能大赛和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田径、摔跤、大型活动演职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食宿接待任务,面对7000余人的食宿接待任务,学院后勤保障有条不紊、扎实稳妥,赢得了各方面的表扬和肯定,多省代表队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示感谢。通过对青年教师周转楼的建设、教师公寓价廉质优的物业服务及水电维修、房屋修缮、家具维修等工作,保障了教职工舒适的生活环境。

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学院不断升级改造各项硬件设施,满足全校师生科研工作生活需求。新校区食堂建成以来,不断充实调整硬件设施,先后升级改造了食堂天然气、供水和蒸汽管道、开水供水系统,后橱卫生设施、节水节电装置、内外装饰构件、橱窗及排烟系统,增添了食堂监控设备和保洁用水箱推车、音响设施、数码显示屏、大型投影设备、餐具消毒操作间、3楼雅间及大型空调设备等,充分保障餐厅服务功能,保证食品安全、就餐环境整洁有序。2005至2011年,十栋学生公寓相继启用,共计床位13252个。新区学生公寓全部加装室内电风扇及“智能投币洗衣机”、温馨服务台、综合活动室、晾衣场,女生宿舍加装挂墙式点吹风机。


此外,家属院电缆、监控设施、充电桩、自来水管网,校园自行车棚、人行道建设、路灯的铺设等工程逐步完工。教师课桌椅、校园保洁专用电动扫地车、垃圾转运车、水电维修专用液压升降梯、宾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配备齐全。
截止2016年,学校新校区绿化面积达14070㎡,绿化率42%,绿化树木共6742棵;新校区电力供应达到8680KVA,四口自备井出水量达到4*100m3/h,老校区电源由2002年的315KVA增容到1600KVA;新老校区天然气负荷总计990m3/h;新老校区学生床位数达18000个;洗浴系统全面升级,室内外全面翻修,采用采用空气能供热,应用智能自动控温系统;食堂3个楼层可同时满足2万名师生同时就餐需求。
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为较好地完成了学校日常后勤保障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新生报到、老生搬迁、各类迎检、考核考试等重大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
在做好校内服务保障的同时,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2011年,后勤服务中心与邓州热土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成功获得市场认可,产品在上半年已投入批量生产并远销陕、甘、鄂、晋、皖、冀等地。河南民生电视台、南阳日报社、南阳远教电视台和南阳电视台《宛城报道》栏目,都给予了相关宣传报道;该成果于2011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12年,后勤服务中心研发的液压榨油机、地下管道挤孔机、4L-0.3型联合收割机等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河南科技日报新闻周刊2012年1月10日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成绩骄人”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我院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示范单位”。

后勤影响力日益彰显
近年来,学院师生对后勤服务满意率均保持在90%以上,历年来,我院厚德苑学生餐厅多次被省、市卫生部门授予“食品卫生A级单位”、“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南阳市“学校食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伙专会先进食堂”,2012年新区食堂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示范性学生食堂。2013年4月份我校新区第1—9#学生公寓喜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公寓”称号。后勤服务中心及下属单位先后获得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物业管理先进单位”、“节水先进单位”、学院“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五好党支部”、“讲正气、树新风”先进集体、“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单位”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院第一届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全体后勤人的努力奋斗下,后勤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未来,学院将以胡书记提出的“扩建提质优校风”为目标,继续秉承“诚信、敬业、创新、务实”的奋斗精神,强化服从服务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识,推进优质服务、优良工程和优美环境建设,抓住机遇,奋勇拼搏,开拓创新,求实进取,不断发展壮大,以现代的管理水平和上乘的服务质量,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